新闻资讯
NEWS
新闻资讯
NEWS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联系人: 张生

手机: 13800000000

电话: 400-123-4567

邮箱: admin@jsfak.com

地址: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88号

行业资讯

江苏工业机器人企业数量全国居首

作者:小编 点击: 发布时间:2022-12-24 15:40:36

  e星体育APP官方下载江苏作为制造大省,工业机器人产业集群优势明显。围绕高端机器人、工业机器人等高精尖产业领域,江苏正培育一批行业龙头企业和千亿级产业集群。

  机器人被誉为“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其研发、制造、应用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近年来,国内制造业加速拥抱工业4.0,使用机器人推进智能制造的意愿逐渐攀升,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按下“快进键”,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机器人最大的应用市场,总体发展水平稳步提升。

  据工信部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机器人全行业营业收入超过1300亿元,其中工业机器人产量达36.6万台,比2015年增长了10倍,稳居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2月5日,江苏省内已有工业机器人企业28866家,居全国第一;近两年新成立工业机器人企业16322家,占比56.54%;成立期在一年内的企业有8247家,占比28.57%。一批江苏优质工业机器人企业也正快速崛起,目前江苏省内已累计有工业机器人上市企业47家,如南京埃斯顿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还获得国家级标准认定企业。

  随着产业创新能力的持续增强、核心技术的加快攻关,以及国内国际市场不断完善,江苏工业机器人产业正向着突破性发展不断前进。

  数据显示,2021年,江苏省工业机器人应用数量大幅提升,行业发展增速明显,上半年全省工业机器人产量达28199台(套),同比增长92.76%。江苏省统计局信息还显示,2020年全省工业机器人营业收入62.84亿元,占全国比重为11.82%;工业机器人产量36726台(套),占全国比重为15.49%。

  一方面,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江苏省工业经济迅猛发展,从1952年全部工业增加值的7.6亿元,到2021年突破4.46万亿元。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江苏工业经济跻身全国前列,工业经济在全国始终位居前三。

  另一方面,2000年以来,以电子行业为代表的高技术行业迅速崛起,2003年,电子行业一跃成为江苏第一大支柱行业,发展势头强劲。而其他高技术行业如医药制造企业、航空航天器制造企业、医疗仪器及仪表制造业呈现较快增长势头,江苏高技术产业体系初步形成。

  同时,新兴产业的发展也离不开利好政策的支撑和扶持,2018年开始,江苏省就在机器人产业政策上开始频繁发力。

  2018年5月发布《江苏省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实施意见》,提出发展焊接、装配、喷涂、搬运、检测等智能工业机器人;支持江苏省市企业做强做精,扩大在细分领域的智能机器人业务。

  2018年12月出台《江苏省机器人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预计于2020年实现全省机器人产业产值达1000亿元,年均增长35%以上,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年产量达到1万台,形成一批机器人重点领军企业、知名品牌和特色产业基地的发展目标。

  2021年8月,《江苏省“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出台,提出以先进制造业集群和产业链培育为引领,找准产业转型升级的突破口、重塑竞争优势的新引擎,推动江苏制造加快迈向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

  江苏省工业基础好,机器人制造集成与应用市场起步较早,更是在全国率先出台《关于加快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的指导意见》,《江苏省“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16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方向,《江苏省“产业强链”三年行动计划》明确了集群产业链培育工程,举全省之力打造一批“拆不散、搬不走、压不垮”的产业航空母舰。

  如今已经形成了以南京、苏州、无锡、徐州为代表的工业机器人产业集群,在机器人产业链构建、市场需求、创新资源布局等方面均走在全国前列。

  受区域产业集群效应与各地发展引导政策影响,江苏省工业机器人无论是近5年企业增长趋势还是近2年新成立工业机器人企业均主要集中分布于江苏南部,特别是南京、苏州、常州、无锡等地。徐州则是江苏北部智能制造“中流砥柱”。

  其中,南京机器人产业链条已延伸至人工智能领域,产业竞争优势和发展潜力得到进一步增强。昆山机器人产业园则是全国第一家以机器人产业为载体的国家级孵化器。张家港、海安机器人产业园积极培育机器人科技研发平台,打造机器人集聚载体。

  专家认为,未来一段时间,制造业集群效应还将在江苏省持续溢出,以江苏南部为主要核心的工业机器人产业力量将驱动长三角地区的制造业转型升级。

  工业机器人产业经过30余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在工业机器人产业链的上游,包括、伺服系统和减速器三大部分核心零部件,这三种部件是工业机器人中核心技术之所在,江苏企业埃斯顿、科远智慧等企业奋楫争先,在产业上游深耕国产技术储备。

  走进位于江宁开发区的南京埃斯顿自动化工厂,浓浓科技范扑面而来,生产场面热火朝天却并非“汗流浃背”:偌大的厂房中“站”满了机器人,或有节奏地挥舞着机械手臂,或精准地进行运行测试。

  埃斯顿机器人产品总监顾文昊介绍,基于对钣金加工工艺的精通和独特的机器臂设计,机器人不再使用“蛮力”工作,这款产品更贴合于客户生产线的实际需求。针对不同应用场景“量身定制”独步市场、不可替代的机器人产品,是埃斯顿的优势所在。

  顾文昊说,这都归功于企业近20年自动化核心部件研制的积累,实现了工业机器人生产完全自主可控:“拥有自主系统,当你在市场上发现需求,可以在原有自主产权上进行拓展开发,如果不是自己的,只能把需求提给别人,让别人帮你开发,这块永远是黑匣子、是盲区。而自主的只要给时间,不停迭发,每年都在逐步成长,不然只能干瞪着眼,核心的东西还是在别人手里掌握着。”

  截至2022年6月,公司拥有软件著作权246 件,发明专利204件,研发人员占比达30%,成功入选第四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主导产品——工业机器人及自动化核心功能部件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

  据南京埃斯顿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裁周爱林介绍:“企业这么多年一直保持总营收10%以上的研发投入,在技术领先和创新体系方面有较大优势,构建三套研发布局体系,大力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经过近十年的发展,从技术能力、可靠性上来看,我们已经和国际品牌没有差距了,工业机器人产销量稳居国产品牌第一位,并逐步抢占和挤压进口品牌的市场份额和空间,从而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逆势上扬。”

  南京科远智慧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1993年,2010年3月深交所上市。科远智慧长期致力于工业自动化领域关键技术的国产化突破,有效提升国产电液执行器的技术水平与市场竞争力。

  在科远智慧智能工厂,工业机器人系统工程师林正指挥机器人“搬砖”。他熟练地在手持设备输入一串串指令代码,控制面前的机械手臂灵活抓取生产线上的成品,秒变机器人“24小时全自动搬砖模式”,通过工业机器人在流水线上的协同工作,轻松完成电路板的焊接、加工等工序,直至产品下线,整个过程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这个钢筋铁骨的生产“好帮手”不仅不知疲倦,一双“火眼金睛”更是异常敏锐,通过装载的视觉传感器,可以一眼判断出物料是否合格,如果被识别出异常,机器人会第一时间将其从行列中甄别、挑选出来。

  在工业机器人产业链的中游是机器人本体制造。在协作机器人、喷涂机器人、处理机器人、机械臂、焊接机器人、物流机器人、装配机器人等诸多领域,愈来愈多的江苏企业发力产业技术前沿的竞争,推陈出新的产品持续迭代。

  江苏北人智能制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已形成以焊接机器人系统集成为核心,其他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为辅助的完整技术体系,在方案研发、智能化焊接机器人开发、先进焊接工艺应用、机器人视觉应用、制造执行系统(MES)开发、产品标准化等研究领域技术储备丰富,能够不断地为下游客户提供新产品和新服务,多款创新型产品得到下游客户的充分认可。

  柔触机器人的产品能将一截烟灰拿捏自如,甚至凌空托马斯都不伤及其丝毫。柔触机器人的柔性夹爪产品自2017年进入市场以来,为广大用户解决自动化抓取难题提供了更加优选的柔性抓取方案,具有效率高、成本低、易控制以及能够适应复杂环境的特点,较好地解决工业领域柔性、异形、易碎、复杂环境等场景的制造难点。

  盈连科技瞄准“力控精细化”赛道,自主研发了主动柔顺力控系统(ACF)及其配套的力控打磨设备,实现机器人对“曲面”敏感性接触力控制的关键部件。独立的控制系统,不依赖于任何机器人,可适配任何种类的打磨工具,响应速度快,具备增效、降本、提质的系统优势。

  而在工业机器人的下游——系统集成应用,目前江苏省工业机器人应用主要集中于汽车制造和3C电子行业,二者几乎占据了整个工业机器人下游应用的半壁江山,在食品饮料、物流、光伏、锂电等细分市场增速也十分迅速。

  一路走来,江苏工业机器人在技术上不断革新、迭代,实现了从“简单机械化”向人工智能化的迈进。放眼未来,这一领域又该如何行稳致远?

  艾媒咨询CEO张毅认为,目前机器人产业要快速发展,对产业链各方协同创新和应用迭代提出新要求,关键零部件质量稳定性、可靠性等方面要继续加强,在面对“卡脖子”技术问题的时候要勇于突破创新,实现工业机器人零部件国产替代,促进我国机器人产业进一步升级。

  《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2022年)》显示,预计2022年,中国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174亿美元,5年年均增长率达到22%。其中,2022年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将有望达到87亿美元,服务机器人65亿美元,特种机器人22亿美元。

  跻身中国科技机器人企业50强的视比特机器人董事长邓文平说,未来,机器人将在一些高附加值的领域,如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轨道交通、半导体等重点行业迎来更广泛的应用,这些领域无人化趋势愈发明显,发展速度和规模化也会很快。此外,中国制造业从自动化到智能化的跃升趋势、由单个工作站到产线级多机器人协同趋势都值得期待。

  多位机器人创业者认为,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未来5年乃至更长一段时间,机器人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将为建设制造强国、健康中国,创造美好生活提供有力支撑。


相关标签:
热门产品